中国茶的种类繁多,传统的分为七大茶类:绿茶,红茶、乌龙茶、黑茶、花茶、白茶、黄茶。制造方法、发酵程度等差异很大。
根据发酵度来分:
绿茶(花茶):不发酵,发酵度为0
黄茶:微发酵,发酵度10%-20%
白茶:轻度发酵,发酵度20%-30%;
乌龙茶:半发酵,发酵度30%-60%
红茶:全发酵,发酵度80%-90%
黑茶:后发酵,发酵度100%
绿茶,红茶、乌龙茶、黑茶、花茶、白茶、黄茶的特点与代表:
1、绿茶--穿越时空的醇香
采摘茶树的新叶或嫩芽,经过杀青、整形以及烘干等多种工艺制造而成。
茶汤清亮,口感芳香醇厚,具有抗衰老、抗菌、降血脂以及瘦身等功效。
禁忌人群:贫血、胃溃疡者
适宜人群:高血压、小便不利、发热口渴者
不宜同食:肉类、海鲜、酒
典型的有:西湖龙井、碧螺春、雨花茶、黄山毛峰、信阳毛尖、太平猴魁、华顶云雾等。
2、红茶--下午茶的优雅
红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,可以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,有助于集中注意力、改善记忆力,提高学习以及工作的效率,同时也可以起到消肿利尿的作用,加快新陈代谢。
红茶中还含有较多的抗氧化物质,可以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。
红茶是通过发酵烘制成,性质更加温和,对胃肠道没有刺激性,还可以通过加牛奶起到保护胃黏膜的效果。
禁忌人群:胃热者、结石患者、神经衰弱患者
适宜人群:胃寒者、排尿不畅者
不宜同食:酒精、药物
典型的有:正山小种,烟小种,工夫红茶--滇红,祁红,川红,闽红等
3、乌龙茶--顶级功夫
乌龙茶是经过采摘、萎凋、摇青、炒青、揉捻、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。
品尝后齿颊留香,回味甘鲜,具有调节血脂、减肥瘦身、醒脑提神、美容养颜的功效。
禁忌人群:贫血、神经衰弱、便秘者
适宜人群:高血脂患者
典型的有:武夷山肉桂,武夷山水仙,武夷山大红袍,铁观音,奇兰,闽南水仙,漳平水仙、黄金桂,凤凰单从,凤凰水仙,岭头单从,台湾:冻顶乌龙,文山包种,白毫乌龙等
4、黑茶--能喝的古董--调节血糖、调节血压、促消化、减肥瘦身
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,是压制紧压茶。
调节血糖:黑茶中含有茶多糖复合物,该物质是一类成分复杂且化学性质不稳定的混合物,是控糖的重要成分,故适量饮用黑茶能帮助调节血糖水平,糖尿病患者可适量饮用。
调节血压:黑茶中特有的茶氨酸能通过活化多巴胺能神经元,起到抑制血压升高的作用,且黑茶中的咖啡碱和儿茶素类能使血管壁松弛,使血管舒张,故有调节血压的功效,高血压患者可适量饮用。
促消化:黑茶中的咖啡碱、维生素、氨基酸、磷脂等物质均有助于食物的消化,能帮助调节脂肪的代谢,咖啡碱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,从而增进食欲、帮助消化。
减肥瘦身:黑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,维生素B1在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热量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,可以促进脂肪燃烧。黑茶中丰富的单宁酸可以清理肠胃,促进体内代谢废物及时排出,故有减肥瘦身的功效。
禁忌人群:素食者、失眠患者
适宜人群:肥胖人群、高血糖、高血压者
典型的有:安化黑茶,蒲圻老青茶,南路边茶,西路边茶,普洱茶,六堡茶等。
5、花茶--白骨精的至爱
花茶是将植物的花或叶或其果实泡制而成的茶.
味道清香,含有挥发油类芳香性气味的化合物,可提神醒脑,缓解机体疲劳感。
适量饮用花茶可降血脂、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,能降低心脑血管发病几率。另外,经常适量饮用花茶可以增加肠道内的水分,改善大便干结症状,且能增加肾血流量,促进排尿,改善身体浮肿。
禁忌人群:失眠患者
适宜人群:神经衰弱患者、上火患者
不宜同食:铁剂
典型的有:茉莉花茶,玫瑰花茶,桂花茶等加工茶。
6、白茶--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
白茶采摘后不做杀青或揉捻等处理,只是进行晾晒或文火干燥。外形芽毫完整,且满身披毫,汤色黄绿清澈,滋味清淡回甘。
白茶可以解暑、解毒、还可以治疗牙疼的症状。白茶中富含多种氨基酸,其性偏凉,有着退热解暑解毒的作用,还是治疗和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。白茶存放越久,其药用价值就越高。白茶中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原,它被人体吸收后,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,维生素a能合成视紫红质,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,可以预防夜盲症和干眼病。
适宜人群:抵抗力差、肠胃不好、钙铁缺乏者
禁忌人群:肝脏病人、尿结石患者
不宜同食:白糖、狗肉
典型的有:白毫银针,白牡丹,贡眉等
7、黄茶--去除胃热、减肥消脂
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、黄小茶和黄大茶。
黄茶具有去除胃热、减肥消脂等功效。
去除胃热:黄茶是沤茶,在沤的过程中,产生了大量的消化酶,消化酶能刺激脾胃功能,适用于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
减肥消脂:黄茶含有的消化酶成分,能够促进人体的代谢功能,帮助分解脂肪,有减肥消脂的功效。
适宜人群:消化不良者、肥胖者
禁忌人群:醉酒者、失眠者、缺铁性贫血者
典型的有:君山银针,蒙顶黄芽,霍山黄芽、北港毛尖,沩山毛尖,温州黄汤,霍山黄大茶,广东大叶青等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在线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