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市场门口,白发老太一边数药钱一边念叨,隔壁小伙手里拎着两瓶白酒笑得假,谁家都逃不过医药和白酒这俩窟窿,今儿说的就是这俩赛道,选哪个都能让你掉坑里头,熟人都踩过,绝不夸张
大清早,市中心人民医院门口,挂号队排到门外,号贩子挤在人群里盯着那些拿着医保卡的老头老太,药店门口贴着广告,什么“特效药到货,限量抢购”,楼上药企员工下班吐槽,今儿又有批新药被砍价,老板脸拉得能挂壶,药品价格一砍再砍,企业利润压得直喘,可患者买单的还是不便宜,进价降了,零售价还蹦跶,医院医生背后叨咕,谁家没亲戚排队抢药,真要命的时候,钱不是钱,是命根子。
白酒这头,城西老酒厂门口,刚下班的工人手里拎着塑料袋,里面装着还没贴标的散白,门口收酒回收站的三轮车响个不停,老板喊着“今年量大价低,真要喝酒的都是老熟人”,厂里新来的销售小王说,朋友圈里天天转发“收藏级老酒,错过再无”,结果二手市场一瓶飞天茅台能炒到三千五,熟人都说“喝不起,买了存着”,每年春节前一波疯抢,年后冷清得能听见老鼠跑,2010年那会儿,白酒厂门口队排得跟春运似的,老酒贩子说那才叫信仰,现在全是套路,包装换一轮,价钱顶天翻,酒还那酒,味道都没变多少。
药企内部气氛紧张,办公室里老员工数着KPI说,以前研发一个新药能撑起公司三年分红,现在一年推仨,赚头还没以前一个多,医保目录年年调整,药价一压再压,老板上个月刚开会,要求明年业绩增长20%,下头全愁眉苦脸,销售一线直接吵起来,说再这样干下去,公司迟早得裁员,行业老炮感慨,2005年那阵,搞药的都讲“救人”,现在全拼谁能活下来。
白酒厂内部也不消停,老工人说,以前大家喝自家酒,图个心情,现在厂里天天加班赶订单,都是往省外大批量发,销售会里年轻人拿着手机对着数据报表念,2023年全国白酒消费量掉了6%,高端酒价格还在涨,普通人喝的少了,囤酒的多了,厂领导催着创新,搞联名、做短视频,卖酒像卖奢侈品,老酒友看着心里别扭,外头都说“白酒有文化”,实际上,喝的人越来越挑剔,买的人越来越精明。
菜市场里,买药的老太太说,隔壁孙子去年住院花了近八万,医保报销下来还得自掏腰包两万多,药企明面上讲降价,药店柜台上新药价签一换,老百姓也看不懂贵便宜,外卖小哥递药到家,顺道还得核对身份证,防着黄牛倒腾,隔壁家小孩发烧买药,药店说“医保外”,一盒要三百,家长只好咬牙买单,网上吐槽“看病穷三代,买药全靠借”,下面吵得跟菜市场砍价一样热闹。
白酒这边,婚宴酒店老板说,今年婚宴用酒不比往年,大家都问有没有团购价,能不能退瓶,厂商推新款“纪念酒”,一瓶标价两千,20桌婚宴下来光酒钱就小一万,顾客都说“喝得起、喝不爽”,二手市场上一瓶飞天茅台能卖四千,普通人喝着心疼,囤着不舍得开,朋友圈里笑话说“白酒是资产,不是饮品”,喝酒的场合多了,真为喝的少了。
药企老板和医生背后嘀咕,去年政策一紧,集采扩面,医保控费,药企利润被腰斩,药品流通环节有人对账有人查价,一不留神就挨罚,药厂高管说,今年还得应对《价格法修正草案》,管得更细了,老百姓却发现药价还是蹦,医院医生补贴少了,药代表跑得更勤,厂里研发投入一年十亿,药价却要往下砸,谁都不想当出头鸟,怕被盯上。
白酒厂老板开会念数据,2024年全国白酒销售额突破7000亿元,利润最高的还是那几家大厂,县城小厂倒闭一批又一批,剩下的都琢磨怎么蹭热点,搞文创、搞联名,去年茅台和冰淇淋联名,卖疯了,厂里年轻人说“只要能卖出去,啥都能搞”,老一代却摇头,觉得味道变了,酒桌文化变了,喝酒的人情味淡了,全成了资本局。
医药和白酒两头都有人掉坑,药厂裁员风声紧,白酒厂员工加班熬夜也愁下岗,微信群里流传“医药股一跌跌半年,白酒股一涨涨三年”,有人信医药是“国运”,有人说白酒靠“文化”,可不管选哪头,都是割来割去,谁家都怕砸手里。
想躲坑,买药别信药贩子,医院窗口问清医保报销,能走统筹别自掏腰包,药品新出来的别急着囤,等价格回落,白酒别跟风抢高价酒,囤货看渠道,真要喝,买散装别迷信包装,投资也别听信一夜暴富,行情火爆时多留点心眼,冷静点总没错。
配资在线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