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“潜龙”歼16完整操作曝光,飞行员竖直干拔秀极限机动金湾机场今天可热闹了,一架灰灰的歼-16从停机位慢慢滑出,镜头对着它的30毫米机炮,连金属光泽都收得一清二楚。超高清镜头从点火拍到起飞,细节堪比特写——不夸张地说,发动机刚吐火那一下,跑道尽头的热浪都跟着抖。
地勤做完手势,飞行员一把推满油门,两台涡扇-10直接开嗓,尾喷口喷出炽白气柱。飞机只跑了200米,重达36吨的机身就被“无形大手”举高,迎面来一个几乎90度的直上,现场看得人直吸气:这就是传说中的“干拔”。
爬升还没完,它马上来了套动作秀:720度连续桶滚、低速大仰角悬停,机腹冲天也稳得像贴了胶。有人担心过载?别怕,机组早把耐力练到家;至于舵面和气动布局,那叫“一点不飘”,控制精度把不少同级机型甩出一条街。
聊到身板,歼-16脱胎自沈飞的歼-11,但升级算是脱胎换骨:机长21.19米、翼展14.7米,一次能扛12吨武器。想象一下,机身下挂满鹰击-62、霹雳-15、霹雳-10等七八种“大家伙”,军迷口口相传的“空中军火库”外号就这么来。12枚空空弹排队挂在翼下,视觉冲击感直接拉满。
火力凶只是开胃菜。机鼻那颗凸球是光电瞄准装置,专抓隐身目标;再配合有源相控阵雷达,能同时盯住好几个对手并给出攻击顺序。去年东海对峙,正是这套组合率先发现F-22,还顺手完成“双锁”。对方当时懵不懵咱不知道,围观人肯定是惊到了。
歼-16还是双座布局,前舱飞行员专心做动作,后舱武器官盯着屏幕分配火力。两人配合默契,面对花式挑衅也能迅速把目标“捏”在最佳发射窗口。碰上电子战场景,翼尖的吊舱一开宽频干扰,敌方雷达瞬间雪花乱飞——几次驱离外军侦察机的视频早在网上火透。
说到极限表演,圈内最津津乐道的是那回“倒扣掠过”。歼-16先做桶滚,紧跟一个急转,机腹朝天逼近F-35不到10米。凭着14吨推力的涡扇-10,飞机倒飞也不掉速;霹雳-10的锁定光斑把对方驾驶舱刷了个通透,堪称教科书式贴身威慑。
今天的展示飞了整整30多分钟。降落时减速伞张开,灰机稳稳趴回跑道,舱盖一掀,抗荷服浸得透透的,但飞行员眼神还亮。地勤递上止滑块,对视敬礼一气呵成。帷幕背后,其实是国内航空工业十年打磨:发动机、航电、电子吊舱通通自主。
当歼-16滑回机坪,远处歼-20的隐身轮廓若隐若现——两代座驾同框,像极了空军“攻防兼备”新图景。一个是踹门尖刀,一个是多面干将;凭体系支撑,三代半平台依然能撕开隐身神话,这也让“科技进步带来新机会”有了最直观的注脚。
配资在线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