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优质内容享分成
最近美国再次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武器,数量将更加庞大,这一变化让人不禁联想到特朗普是否正在逐渐向拜登靠拢。形势的发展显然超出了个人的掌控,如果特朗普不采取行动,他将不得不承担失去乌克兰支持的恶名。
经过一个周末的深思熟虑,特朗普终于提出了他的应对策略。早先他曾直言不讳,表示必须给俄罗斯一个教训,因为普京的行为实在令人难以接受。然而,在与北约秘书长吕特会晤后的周一,他总结出的措施似乎引人发笑。首先,他提出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提议:如果俄罗斯在50天内无法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,那么特朗普将对俄罗斯征收100%的关税。这样的威胁似乎只是一种无稽之谈,他似乎仅有通过提高关税来施压的手段。
当然,特朗普还有其他方式,他明确表示将大规模提供武器援助给乌克兰。回想起去年2月底,美国与乌克兰关系紧张之际,特朗普曾放言称,没有美国的支持,乌克兰即使再努力也撑不了两周。事实上,虽然乌克兰能够坚持更长一段时间,但如果美国在此时再不提供援助,乌克兰恐怕真的无法熬过这个夏季。
展开剩余61%特朗普显然不愿意背负失去乌克兰支持的声名,因为这势必会影响他的国内支持率。因此,他想出了一个看似双赢的办法:我可以继续提供武器,但资金并不由我来承担。根据美国与北约达成的协议,未来美国将大量武器转交给北约,再由北约将这些武器送往乌克兰,而相应的资金让欧盟国家来 ??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特朗普早前曾提出过对北约的新标准,即所有北约成员国的军费开支必须占GDP的5%以上,这一标准比原先的2%提升了2.5倍。要知道,过去,很多国家甚至都达不到这2%的标准。如果这些国家真按照新标准投入军费,那么特朗普的计划就能找到实施的途径:欧洲不是希望乌克兰能够继续生存吗?你们不是觉得必须支撑乌克兰吗?那么,我可以给你们各种武器,包括爱国者导弹和其他防御系统,但条件是你们欧盟得先掏钱。一旦你们花钱购买了武器,我就可以将这些武器送到乌克兰,帮助他们维持一段时间的抵抗能力。只可惜,欧洲的这些国家似乎有些冤屈。
因此,我们看到了一幅奇异的画面:一方面朝俄之间的结盟日益紧密,据韩国媒体报道,朝鲜已经能够向俄罗斯提供超过1200万发炮弹;另一方面,美国却还得与欧洲盟友争斗,精打细算到底应该提供多少爱国者导弹,以及谁来承担这笔费用。无奈之下,美国自己的库存也显得捉襟见肘。
就连炮弹的生产能力都显得捉襟见肘,美国和欧洲的军工厂日以继夜地运转,一个月的产量仅能达到大约10万发炮弹;而相比之下,朝鲜去年就向俄罗斯提供了超过500万发炮弹。
因此,我想说,特朗普经过一个周末的思考,推出的这个策略对于乌克兰而言,恐怕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。那么,特朗普是否还有更为高明、能够有效牵制俄罗斯的方案呢?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在线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