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3日,平谷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召开。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,今年9月,墨水屏终端将覆盖初一年级,未来将进一步拓展至全区,系统性重构“教、学、评、育、研、管”六大场景,释放数据潜能,推动教育全流程智能化升级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。
作为全市率先规模化应用墨水屏智能终端的区域,平谷区自2025年2月起在3所中学22个班级开展试点,构建起“小终端、大平台”智慧教育体系。试点通过墨水屏终端与区级数字教育平台协同,实现了三大突破,即学生日均自学时长增加15分钟,个性化学习手册精准推送;教师依托终端设计超3.7万份原创智慧作业,覆盖231.4万人次学生;多层级数据看板助力教育部门科学决策,推动资源均衡配置。据了解,平谷区墨水屏智能终端项目通过“终端+平台+资源”一体化设计,构建了覆盖课前、课中、课后的智慧教学闭环。
平谷区委副书记、区长狄涛表示,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是面向未来的主动选择,是提升课堂效率、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手段,更是平谷教育实现“弯道超车”的金钥匙。下一步,平谷区将强化教师能力建设 ,引导教师学习研究人工智能应用策略,加强培训教研,提升数字素养与融合创新能力;注重教学实效落地,以学生实际获得为检验标准,优化课程设计,确保技术真正服务于学习需求。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
配资在线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